陈式太极拳推手的三個階段

作者:程进才

历代的陈式太极拳大师,在推手和散打,以及防身自卫等方面,表现的都非常精湛。因为他们都知道,太极拳必须全面的练习,尤其是拳术的套路练习(故称盘架子),和推手的实际运用,只有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练就了一身功夫。太极拳的推手,是为了提高太极拳套路的正确性,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功夫的必经走路。只练拳不练推手,只能算是学了太极拳的知识一半,永远不能全面了解太极拳和掌握太极拳,也很难成为一个武术高手。要想全面了解太极拳,在学习太极拳的同时,就要同时学习推手。基本上讲来,推手有这几个地目的:

一,自我纠正拳的动作,使拳术标准规范化。二,拆解拳的每一个技击方法,达到了解熟练灵活应用这些方法。三,练习“听劲” 诀窍 通过双方皮肤的触觉(即神经末梢的知觉)来感知对方劲力的各种变化,有了听劲的诀窍,才能达到引进落空,舍己从人。四,通过练习达到懂劲,就是懂得太极拳技击中的力学原理和劲力的运动规律。五,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知己知彼。孟子說:“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以上就是太极拳推手的的规矩。陳昭奎老師也曾說過:“明規矩而守規矩,”只有明白了太极拳的规矩,了解太极拳技击中的力学原理和劲力的运动规律,才能练好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推手歌诀“掤捋擠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凭巨力来打吾,引動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挤出,沾連粘随不顶丢。”就是推手的指导方针,运用推手中掤、捋、擠、按的四种手法,配合周身上下的相随的身法和步法,发挥引进落空的技巧,达到不顶不丢,借力发击,以轻制重,我顺人背,得机得势,将对方摔出击。

學習推手也有個程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基本上讲練習推手和練拳一樣,也分三個階段。先要了解推手得目的和方法,然后再正确的掌握和反复的練習,還要建立決心、信心,以及恆心。同时重視武德,修身養性德高中气才能还要在推手中,無參雜橫气、霸气,血性方剛之气,才能在推手時不至于自己遭受慘敗,才能走向更高的境界。

第一階段,是熟悉推手动作要领,化掉身体上原有僵勁的階段。無論練過太极拳还是沒有練過太极拳,身体上都有拙勁和僵勁。这些拙勁和僵勁是身体上,在生活中工作中无形的自然形成的。主要表現在肩和肘以及脊背的部位。这些劲不会自己消失,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劲会导致气血不通,形成气滞的结块,如果这些气滞结块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就会造成这个部位的酸痛。长期正确的习太极拳,再经过正确的推手训练,身上這些原有的拙勁和僵勁就能在练拳和推手的过程中化,身体上的酸痛就会自动消失。自己在练拳和推手的过程才有深刻的体会,才能真正了解太极拳和懂太极拳,不然只练拳不练推手,自己也很难体会到身体上的拙勁和僵勁,就若是老师有时提出来,你那点太了,有些人自己也感觉不到,不知怎么去把它化掉,不但健身效果大打折扣,也影响了锻炼身体的信心,甚至也会影响到老师的关系,因为有些人会把没有增长功夫的原因移嫁给老师。同时又会在防身自衛應用時,发挥不出来这些技术,明顯影響應用效果,也伤害了自己对太极拳的认知。只有同時練拳又練推手才能化掉身体上原有的拙勁和僵勁,才能从分发挥太极拳的技术應用。

  刚刚练习太极拳推手的时候,要认真听从老师的指导,还要有耐,毅力,不用着急。先把太极拳推手的动作学会安排好充足的時間和同学之间去反复和同學之間反复的推手习时,不要老想着去打倒对方,而是想着不用力把对方的劲化掉,让对方推你的力自动落空。不要固定一个同学练习推手,要和不同劲的同学练习,只有和不同劲别的同学练习推手,才能有所体会,才能有所提高。但是,這個階段推手所表現得還是剛勁對剛勁,可以說剛多柔少,陰陽不平衡,技擊效果有限。無論如何,在該階段難免會有頂勁、僵勁,不能有效發揮太极拳的沾、連、粘、隨,不頂不丟。但这些,在這個階段都屬于正常的。要學習推手者一定目標明确,不要養成頂勁,僵勁的習慣,成為提高功夫的障礙就行。

   這個階段練習技擊不是目的,化掉身上原有的僵勁是目的,尤其是肩部的僵勁和肘關節的僵勁,以及脊背部的僵勁。化掉這些僵勁需要時間,需要有耐心,還要端正思想,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反复的練習,根据不同人自身的情況,時間不盡相同,少則二年,多則三年。

怎么化掉肩关节的僵劲和肘关节的僵劲?具体的方法是:两人推手时,一個人是推方,另一個人是化解方。无论推方在任何时候快推還是慢推,大力推还是小力推。推方去体会化解方化解的劲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用太极拳的巧劲去化解,还是用硬劲去化解。如果用太极拳的巧劲去化解会非常明显出现两个勁点,一個勁點是雙方搭手的接诸点,另一勁点是化力点,也叫引力點,就是引導推方劲力向前延伸的劲點,这个劲点一般都在腰胯的部位。如果出现只有这两个劲点就是正确的对方出現若有三個勁點,肩关节和肘关节部位的僵勁和橫勁点,就是错误的要达到这个程度,就需要去反复練习中体会,并且要给自己建立一个目标,在多长时间内想办法去突破这个阶段。否则无论推手時技术发挥的再好,学得摔打技术再多,也只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若遇到比自己高一个阶段的对手,即便会再多的摔打推手技术,到时一个技術也发挥不出来,會被對方全部封住。

  推手時全身只能出现两个劲点,一个是引劲点,一个是化劲点。引劲点在搭手的一端,搭手時的交接點,无论在身体的那个部位和对方的身体某一个部位接触,这就是引劲點。化力点在腰胯部位,这个部位主要是改变对方劲力的方向关键点。在推手时,引力点和化力点无论上下,左右,前后,只要能隨時調整在同一个直线方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摔对方到自己想摔倒的任何地方。这个阶段一定要在老师亲自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千万不可以著急,影响到功夫的提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练习。更不可以参杂横气,霸气,心浮气躁,凭借血性方刚之气,如果這樣遇到強手必然導至失败,同時也会形成习惯性毛病,要再改就更困难了。

    人身上的僵勁是本能得,也是身体上原有的,不是人愿意不愿意,初学者都是如此。如果不明白此理,不能坚持,不能持之以恒反复去练习,就难以突破这个阶段,就會停留在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要多练推手套路,以掤、捋、擠、按的技击方法为主,这些技击方法可帮助提高兴趣,增加推手的信心,同时也会增长耐力和毅力。还要清楚的明白这个阶段的目的,不是为了会几个技击动作,而是为了化掉肩关节和肘关节以及全身的僵劲,不讓這些毛病成為上升功夫的阻力。所以说这个阶段非常重要,要有耐心和时间,去完成上升功夫的初级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懂劲阶段,此阶段已化掉了身上原有的僵劲,又掌握了推手的技击方法和运动规律。這就要上一个台阶,提高一个层次,将推手歌诀中的每一字去体会、去研究,去发挥。了解推手歌訣中涵义和要领,也是懂劲的必经过程。懂劲就是知己知彼,两人推手过程中,用自己身体皮肤的触觉,通过中枢神经指导下互相的高度配合,快速的完成,揣摩分细,反谢对方劲的大小,方位。然后稳定自己的重心,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太极拳推手技巧,掤、捋、擠、按,上下相隨,不顶不丢,沾連粘随,引化对方劲的方位,使对方来不及改变劲的路線,重心不稳,按照我方引力继续向前冲,劲力自動落空。我方再利用身法手法和技法,加大对方落空前冲劲力程度,使对方自動摔倒。

    这个阶段要明白每一个技巧劲力的用法,反复练习,达到技术纯熟,才变换第二招技巧去練习。這些還都是明劲技巧训练。由明劲達到暗劲的階段,又是一个不同程度的练习,暗劲階段的訓練,要特别注意內三合的訓練,尤其以气催行的训练,与对方搭手時,劲点的准确与否,勁力的大小,腰胯上下相随的协调成度都会影响到技击发挥的效果,并且要用心去体會,加大训练的力度。这个阶段用多長时间才能完成,难以论定,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突不破,有些人可能几年就能突破。关键的是思想端正,观念明确,劲力到位,动作准确,反复练习,持之以恒,提高效率,而不是急于想把对方推倒,只求一時快樂。只要用心去练习推手,就一定能突破這一阶段。

    此阶段要细心揣摩,切不可求胜心切,一心想摔倒人,以免养成不良习惯,再改就困难了。此阶段要将每个招式的劲力大小方位变化,动作姿势都体会清楚,反复研究,同时不但要看对方的技术变化,还要揣摩对方心理变化,根据不同心态,采取相应的制胜手段,培养出意趣横生,兴味浓厚,懂劲机智,发人制人的艺术境界。还要观察对方的劲力趋势,或明或暗,是直是横,是刚是柔,均要把握,善于引化,善于变动,听劲,化劲,借劲,变劲,时间准确,手法准确。引進落空,舍己從人,摔跌採拿,行之有效,这就是懂劲后的功夫表现。

第三阶段是神明灵劲阶段,此阶段功力深厚,内气充足,技巧精湛。無法用抽象語言来表達这个阶段的表现,如達到该階段,在防身自衛應用方面真可謂是“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周身皆太极,上下混一体,无处不是手,挨著即跌落。陈式第十四代大师陈长兴在这阶段的功夫表现就是,站立于众人之中,任凭对方拥挤旋轉,丝毫不动,近其身者,如水触石,不抗自颓,这就是神明阶段。达到神明阶段,实际上是练功过程中,心,意,气,行,等各项太极拳大德要求总和的提高和升华。

陈鑫曾在太极拳图说中讲,“以德川流,大德敦化,道并行而不悖也”。这就是在练拳和推手过程中的变化,以小德看,全身脉络流动不息,从大德看,源深本厚,化育無窮,而小德與大德所体現的天地万物,一齊運行互不違背。練習太极拳以及練習推手,本身就是性命雙修,神形兼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一个高层次修炼方法修行中气,使内气貫通,不偏不倚。又拳同修。中气充,气通景致現。此時推手,就會天机活潑,身手靈敏,沾連粘隨,進退發擊,听化引打,惊震彈抖,摔跌採拿綜合利用,陷敵入危險境地,進不敢進,退不敢退,周身無力,完全在撐控之中。根据自己勁的引導方向,將對方摔跌于不同方位。使對方心服口服,使觀眾嘆為觀止。這才是太极拳推手的最高境界,里 面含情,外面有景,尤如天高气爽,惠風和暢,陽春三月,煙柳彌蒙,招招山明水秀,式式柳垂花香,發放天花亂墜,摔跌拍案掠奇,游人触目興怀,詩人才思大發,觀眾心曠神怡,這才是推手神明境界,妙不可言。           

        写于200511   

修改与20093  

程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