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德 總 則

前言

當今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經常舉辦不同形式的武術比賽,將武術事業推向了高潮。習武練拳的人也越來越多,人們抱著強身健體和防身自衛,以及不同目的地走向了這個行列,確實是一項非常好的事情。生命的維持來源於運動,這是大家都知道的真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發現55%的疾病都與不運動有關。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不僅是個人的幸福,也是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幸福,所以運動對每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當大家都參加這個運動行列時,就需要對練武者有一定的規範和要求。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它的規矩和要求。陳照奎老師曾說“明規矩而守規矩”,王西安老師在教拳時也曾說“我守我疆莫失我界”。這就是我要講的重點規矩 — 武德修養總則。歷代武術家都很注重武德。各門各派也都有練武守則。歷史上和以往的練武守則大部分都有它的局限性和時代性,所以要用現代的眼光,全新地、全方位地重新研究和提出武德修養。我認為非常必要和及時。教武術不能只教武,不講德,只教武不講德,武術就不能健康的發展。只有既教武,又講德,武德雙修,武術才能發揚光大,造福人類。

為此,提出重新研究武德,我認爲非常及時、也非常重要。武德修養關係到每一個練武者的成敗,也關係到武術的研究和興衰。凡是一個德高望重成名的大師,無不在武德方面有深厚的造詣。武德修養是練武者的立身處世道德的標準。深厚的武德修養,使練武者擁有一筆無價的財富,這筆財富會在歷史上永存,千秋萬代、永不貶值;有了深厚的武德修養,就會與人處事能保持寬容萬物,待人為善的一種高尚氣度;有了深厚的武德修養,就會在練武者身上,體現出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浩然正氣,所以有了深厚的武德修養,與人與己與社會都是有益的。

武德修養內容很豐富,包括面也很廣,下面我就來具體談談這方面內容:

一、 選擇老師

學習武術,首先要找老師,在眾多的武術門派和大量的老師面前,那一位才是你要選的老師?這就涉及武德總則裏‘選擇老師’的第一個問題了。十六代陳式太極拳大師陳鑫曾說“理不明延名師,道不清訪良友”以及古代孟夫子擇鄰處的故事,也是說明結交朋友和選擇老師的重要性。名師出高徒,這是大家公認的真理。俗話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徒弟”。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會有直接的影響,所以選擇老師非常重要。如果開始選錯了老師,對學生以後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如果選擇的老師技藝不高,武德又不好,不僅會耽誤學生時間,也浪費學生的錢財,中國有句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美國也常流行一句話,時間就是金錢,現實生活確實這樣。在美國有不少工作和工種,就是以時間來計時工資的。時間在每個人面前都是公平的,只是價值不同而已。浪費別人的時間,也是一種不道德行為。我有個美國學生在跟我學拳之前,已學了14年其他太極拳,當跟我學習之後,我發現他對太極拳的基本道理不是太懂,而且也不懂得怎樣正確的呼吸,使他練了十幾年一直不上功夫。這只是拜的老師水平不高,使學生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錢財,實在可惜;更有甚者,有的學生拜的老師,是從書本上學的太極拳,該老師對太極拳的理論有些誤解,並把誤解的理論當成秘訣教給學生,使學生練了一身病,三天兩頭感冒,練拳不正確,氣長期停滯在胸中,造成胸悶、厭食、面色萎黃。經我兩年多時間爲他糾正,這個學生才徹底改變過來,而且身體也恢復了健康。

俗話說“引門入路須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看書固然是好事,如果沒有老師指導,會對書中有些理論理解到相反的方向,武術是一層功夫一層奧妙,不同層次的功夫有不同層次的奧妙。一般來說,武術書籍理論是不分層次的,所以功夫不到那一層次,就無辦法對那一層的理論有深刻的理解。何況,武術書籍都是整體的理論,有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只能身教意會,這看書是難以學到的。

學武術最好有師父,這是一條捷徑,師父是指路人,有師父傳授,可以避免學盲人摸象,盲修瞎練。當然在選擇什麽老師時,倒要特別慎重。

如果選的師父爭強好鬥、武德又差、喜歡自吹自擂、扁底他人,自然也會將這種惡習影響學生。若將這種惡習延伸,幹出些想像不到的事情,或成為武術的敗類,人民的罪人,那將遺憾終生。若只是教錯了動作,也是對學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大家都知道學拳容易,整架難,不正確的動作,一旦養成了習慣,糾正起來,其難度非常大,糾正時所費的時間,要比初學多花三倍。

俗話說“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所以選擇師父,不可妄為,要看師父的人品、學識、拳術方面的修為,是否出於正宗、是否為社會大眾所敬仰,這些都是選擇老師時應注意的有關事項,是學習武術的第一個重要環節,是武德修養的最基本條件。

二、 信德修養

信德也是武德中一個組成部分。‘信’是人們從事任何事業,前進方向的指路明燈。一旦選准了師父,就要在這‘信’上下功夫。使‘信’成為事業中的動力源泉。

‘信’可以說是信仰、信念、以及信用。簡單的說人言即信、師言、領導者言、長輩者言。老子的“道德經”、釋迦牟尼的講法、耶和華的佈道,無一不是信的體現。

無論是抱著強身健體,還是防身自衛的目的來學習各種武術,要想提高它的功效,實現自己所要學的目的,就必須先建立起信心,作為實現自己目標的動力。

‘信’不是簡單的相信,而是深信不疑,並把這個信融化到日常生活中,比如:相信看醫生吃藥打針,能治病。相信不同的車,買自己認為信得過的車,以及去餐館就餐,去商店購買商品,無一不是對這些產品信任才去買。可以看出,信是生活中重要前提和支柱,在經濟社會活動中沒有這個信用,社會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市場就不會繁榮富強。人生就會空虛,甚至痛苦而失去意義。

信是武德中一個重要條件,也是武德修養中一個前提,在武術教學過程中‘信’包括老師對學生,和學生對老師的雙向信任。我有一批來自于聖安通尼奧的學生,他們從97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跟我學了6年,這幾年如一日,他們始終堅持不斷,每來上一堂課,來回開車就需要6個小時左右。這是什麽力量和精神,促使他們能如此長期下去。關鍵的就是一個‘信’字,他們信的真、信的切、堅信不移,所以他們一定能練成功,也定能得到大家的稱讚和肯定,像這樣持之以恆、堅定不移的‘信’就是信德高尚的表現。我們大家要學習他們這種信德精神,並結合自己的情況,樹立起信的目標。

在生活之中,以及學習武術期間,如果信的不真,半信半疑,就容易中途變道、半途而廢,或者一日練功,六日休息,收效甚微,這樣就不會在武術事業中有重大成就。如果多信無實,今天信這個拳,明天信那個功,信的多,盲目信從,自己又沒有主信,類似這些信,就不符合信德的要求,也不屬於真信,這些信稍遇挫折,就會停止不前,甚至倒退回去,什麽也得不到。凡是一個有大志的人,信念、信心、信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實現自己崇高理想的過程中,無論是一帆風順,還是困難重重都會勇往直前,並時刻堅定自己的信念,把信變成前進的動力。

太極拳這個東方文化瑰寶,在日益活躍著光芒的今天,如何使學習太極拳者有個正確方向,有捷徑而不走彎路,並使這一文化能發揚光大,造福人類?我認為信德是學習太極拳者必須遵守的首要條件,信是航行中的燈塔,黑夜中的明燈,選准老師之後,就要深信不疑堅持地學下去,並使‘信’這一美德在眾多太極拳愛好者中開花結果。

三、 敬德修養

學習陳式太極拳,先要學會尊敬人,尊敬父母,尊敬老師,尊敬同學,尊敬比自己大的人。懂得去尊敬人不但是人生基本的要求,也是武德中一個重要條件。陳式太極拳第十六代大師陳鑫,曾說“學拳則敬,不敬則不教”,陳鑫大師告訴教拳的老師,“收徒傳藝時對學生要有所瞭解,看學生平時是不是尊敬父母,尊敬朋友。如果該學生在家庭中不尊敬父母,也不尊敬朋友,這樣的學生最好是不要收,連自己父母都不尊敬的人,也不會尊敬別人。這樣的人一旦會了武術,不尊敬父母的惡習就會升級,甚至還會做出意想不到的事。”講到這裏,我講一個陳式太極拳大師陳耕耘的故事,十五代大師陳耕耘,一生以保鏢為業,行俠仗義,愛管天下不平事,話說陳耕耘大師,一天雲遊到北方一個鄉村時,突然發現一個30多歲的青年人,在田地裏追打一個60歲左右的老太太。種莊稼的農民被嚇得四處亂跑,誰也不敢前去阻攔,都像看到瘟神似的。

陳耕耘緊走幾步,攔住了老太太問“老大娘,你告訴我,它是什麽人,為什麽打你”。老太太著急的大声說“你快走,別管,你也管不了,他是我的兒子”。陳耕耘說“大娘別怕,我既然問,就能管,也管得了”。這時,只見這年輕人一邊罵,一邊沖到陳耕耘面前就是一拳。陳耕耘和老太太一邊繼續講著話,連頭也沒扭,當年輕人的拳打到面前時,他身體略一轉,右手向前隨手抓住了青年人的右腕,略內轉下采,只聽唉吆一聲,青年人撲通一聲,已跪倒在地,動彈不得,陳耕耘說,“老大娘,這個事我管定了,請你告訴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老大娘說,“你是過路客人,又不住在這裏,你管一天,不能管常年,你走後他還會打我,不說也罷。”陳耕芸又說:“大娘,你放心得說吧,我一定能管”。老大娘這時已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淚,邊哭邊說到,“是我把他從小灌壞了,我年輕守寡,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他小時候要什麼,我再難那麼不吃不喝,也要滿足他,為了他能長大成才。他想吃什麼我就給他做什麼,後來,他不喜歡就趕緊給他換,換慢了他就不高興,再麼就開口罵,唉,那時候看他小,我也太溺愛他,所以沒有說什麽,當他長大了,要求的條件也越來越高,我沒有能力達到他的滿意,他就罵我,再後來就打我。開始鄉親們看見還管管,後來誰管他就上門打人家,罵人家,嚇得鄉親們誰也不敢管,這不,到現在也沒有人敢給他說個親事。”老太太越說越傷心。難怪天下父母心,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想著兒子的婚事,陳耕耘聽到這裏,心裏又氣又恨,隨手往年輕人的居三裏穴位上,點了一下,青年人渾身打哆嗦,痛得大叫,跪在陳耕耘和他母親面前,臉上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掉。他疼痛難忍的大叫,“好漢、好漢,我再也不敢了”。陳耕耘嚴厲的說“向你媽求情,如果以後你再敢對你媽不尊敬,再打罵你媽,我見你一次打一次,這次我先讓你嘗嘗厲害。”年輕人轉向他媽求情,說“媽,你幫我向這位大俠求求情,讓他饒了我吧,我以後再也不敢這樣對待你了”。天下慈不過父母心,老太太向陳耕耘求情說“這位大俠,你就饒了他吧”。陳耕耘這才給他解了穴道。為此事陳耕耘專門前去多次,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教育,他才改過自新。這位老人心存感激,經過多方打聽,方知這位大俠姓陳,名耕耘,家住陳家溝。

這是陳耕耘大師利用武術和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教育那些不尊敬父母的人。像這類人根本不會成為陳式太極弟子。

敬與不敬,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對練武術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懂得尊敬父母,尊敬老師,尊敬同學,實際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只有會尊敬別人,別人才會尊敬你。

尊師,重師,建立好師徒關係,師徒之間就像一個大家庭成員一樣,和睦相處,互相尊重。

中國歷代武術界把師徒關係,提到因緣關係的高度來認識,故有“一日拜師終生為父”之說,對師傅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如果連師傅也不尊重的人,人們會瞧不起的,這也是最起碼做人的道理,練習陳式太極拳首先要提高敬德修養,使這一美德發揚光大。

四、 師德修養

師德修養,也是師徒之間、教育被教育、承認被承認、師徒能始終協調、處理好師徒之間關係的修養,俗話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受人點水之恩,必做湧泉相報。”雖當今社會,人們的認識和理解,已經對這些淡化了,但我想有必要再認識,通過認識來正確地處理好師徒之間的關係。

為什麽要提這個問題呢?在武術這個行業中,遵師重道尤爲重要,遵師重道就是師德修養,如果沒有師德修養,就會培養出一些六親不認、狂枉自大、目無尊長,連老師、父母、親朋好友都不認識的人,如果沒有師德修養,會造成武術行業中一些悲劇。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不少這樣例子,有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套路方面的教學,卻忽視了師德方面的教育。這些老師將全部心血和精力用於武術方面的重點培養,培養出的學生多數不懂得尊師重道,一旦某些學生有點名氣,就不認識老師了。而且有些還會對人講他的武術生來就會,或是看書學來的,老師並沒有教他多少東西,這是嚴重的不遵師重道的表現,也是沒有師德修養。

還有的學生,跟老師學了幾年武術,在社會上也小有名氣,老師平時也非常器重他,並且從各方面特別照顧,甚至老師還不要他任何報酬,學生對武術得之容易,體會不到它的價值,也不會體會到老師的用心。跟老師學了幾年以後,当他認為把老師的功夫全部學走了,老師已無價值了,就和老師斷絕任何聯繫了,甚至在某種場合與老師碰面,頭一擺,裝著不認識,這一類也是沒有師德的表現。

還有的人在跟老師學拳時,在人前把老師誇的好的不得了,一旦該學生認為老師的東西已經全部學到手,老師已無價值,就馬上變個樣,好像是陌生人一樣呈現在老師面前,金口封閉,不會說老師一句好話。甚至也和老師不再有任何聯繫,這也是一種沒有師德的表現。

另一種是跟老師學了幾年以後,在某種場合,老師介紹該學生與老師的老師認識,該學生認識了師爺之後,就馬上不承認老師了,老師變成了他的師兄弟,這也是沒有師德的表現。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俗話說“師訪徒,徒訪師”。一個好老師想找一個好學生,一個好學生想找一個好老師,都是很難、很難的。老師和學生都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長期協調一致,不忘記老師,飲水思源,不忘本,不忘根,如果忘了本,就等於失去了根,失去根的東西就不會茂盛,凡是成名的大師,無不是師德修養很高,而從不忘本,從不忘記老師的教導。不忘記老師,也不會做出違背師德的事,比如:馮志強老師在陳式太極拳方面輩分很高,但從沒有忘記他的第一個老師心意拳大師胡耀貞,馮老師常講“我有兩個恩師,一個是胡耀貞、一個是陳發科。”胡耀貞是心意拳大師,陳發科是陳式太極拳大師。馮志強老師的師德修養就是後人的榜樣,我們要向馮志強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的練習者都要以馮志強老師的師德精神為榜樣,來進行師德修養,師德修養也是武德全面修養的基礎,希望練習陳式太極拳者,在師德修養方面,也像練武術一樣,在基礎上下功夫,根基紮的牢,力點起的高,才能登峰造極,昇華圓滿。

五、 口德修養

很少人提到口德,我認為口德也應是武德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口德,能給大家帶來歡樂,在經濟社交活動中,好的口德能給自己帶來經濟效益,給家庭帶來和睦相處,喜慶幸福。為人處事,社交往來,日常生活中,好的口德,會被大家讚揚、肯定,人們也願意和有口德修養的人交往。俗話說“好話能使三冬暖,”“笑口常開”這都是說口德的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誑語”“誑語反勝了狂心,”誑語不但給人造成了心理衝動,情緒不穩,也會給人的精神方面帶來壓力,“禍從口出”這成語說明口出狂言、說話不當,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也會為誑語付出沉重的代價。

西遊記裏,孫悟空的師傅曾對孫悟空說過一句話,我認為很有道理,這句話是“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話說在中國北方,就有這麼個例子,節日的某一天,甲村聘請乙村戲班來到甲村唱戲,台下人山人海,臺上鑼鼓喧天,好一派節日的氣氛,突然台下有人打了起來,而且越打加入的人越多,越打,群架越大,不斷的升級,戲是自然唱不成了,乙村被當場打死了兩個人,傷了很多人,甲村也被打死了一個人,傷了很多人,加入打架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見自己的朋友和親人挨打,於是盲目的上前加入打鬥,就這樣越打人越多,這個群架也越打越大,從時間上,一下子打了一年多,從兩個村莊,擴展到幾個村莊,又擴展到兩個鄉、兩個縣的打鬥,莊稼也荒廢了,甲村的人不敢往乙村去,乙村人也不敢往甲村去,甲村人往乙村走親戚,被乙村人發現,就會被痛打一頓,乙村人往甲村走親戚,如果被發現,也會被甲村的人痛打一頓,為此親戚朋友都斷了交,兩個村兩個鄉兩個縣,交界的村莊,親戚都受到了牽連,不敢往來,無情的群架,拆散了不少正要準備結婚的青年。有些青梅竹馬,從小在一起長大的青年,頂著風險,偷偷的來往,被發現也遭到痛打,為此,發生了不少悲觀離合的愛情故事。

事情發展,離奇曲折,經調查,原來是口德不好,為了一句誑語,使兩村兩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當乙村人到甲村看戲時,台下看戲的人,其中有一人說了一句侮辱人格的俏皮話,臺上唱戲女子的父親,正巧也在下面看戲,這個中年人說唱戲的這個女子唱得還不錯,長得還過得去,就是舌頭有點短,看戲的父親聽到後,火冒三丈地說“你看戲吧,還說俏皮話,(因為女兒在臺上唱戲,說話有點咬舌)”不由分說,上來就是一拳,打得說話的那個男子,滿臉是血,群架就這樣打起來的,在他們打架的周圍,不是甲村的人,就是乙村的人,他們看見自己村的人在打架,不問青紅皂白,就參加打鬥,所以這群架就越打越大,打的人也越來越多,當時在這幾百人的打鬥中,很難分清誰是誰非,一下子也難以瞭解清楚,為這一句誑語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

這個故事的例子告訴大家,口德在社交活動中,是多麼重要,所以說,學習太極拳,首先要學會做人,要注意口德的修養,修身養性,以仁義為本,恭謹待人,提高口德修養。

六、 手德修養

練習太極拳不但要有口德,而且也的要有手德,手德也是武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陳式太極拳的第十六代大師陳鑫說“學習太極拳不可狂,狂則生事,不但手不可狂,而且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語外,必失於中”,陳鑫大師的教導,是對練習太極拳後人武德的要求,歷代太極拳大師不僅教人功夫,也非常注重武德方面的培養,作為我們太極拳的傳人,不但要繼承前人功夫,也要繼承前人留下來的美德。

孔子說“以理服人誠心服也,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凡事要三思而行,擺事實講道理,以德感人,尤其學拳有功夫之的人,遇到事情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動不動就拳腳相加,以武力征服他人,往往會有相反的結果。還有的人,會了武術就高高在上,或者是爭強好鬥,仗技欺人,或者是傲慢無理,嫉妒他人,或者心傲手狂,惹是生非,鑒於這些,就需要學習武術者,修煉自己的心性,提高手德修養。提高手德修養就是避免因手狂而造成的終生遺憾,在這裏我舉一例請大家引以為戒。

古代有位身懷絕技,人稱大俠的人,性格高傲,心胸狹窄,遇事心狠手辣,狂妄無理,更是嫉妒成性,惹事生非。

該大俠妻子剛生下孩子不久,他就闖蕩江湖,離家鄉數十年而未歸,當他認爲功成名就之時,就想榮歸故里,返回家鄉與妻子、兒女團聚,歸心似箭的他,說走就走,簡單收拾行囊,奔向他多年未歸的故鄉。

當他剛走到故鄉村口的時候,發現一個少年正在舞劍弄棍,練拳習武,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觀看,只見少年耍的劍,刺、劈、撩、掛、點、抹、托、架,頗有功底,屈伸往來變化莫測。他驚歎之餘,不由得怒火沖天,小小孩子,功夫如此了得,嫉妒成性的他,隨之惡言挑釁,少年正在練劍,忽見一個陌生人不加讚揚,反惡言相加,提劍上前,大聲指責,這位大俠惱羞成怒,不由分說,上前就要與少年過招,少年不假思索,憤然應之,你來我往的鬥了幾個回合,大俠毫無占到便宜,心中一怒,加了幾分力氣,越打越猛,少年抵擋不住,手忙腳亂,汗如雨滴,接接敗退,大俠越逼越緊,毫不放鬆,只見劍光一閃,鮮血灑地。少年臨終前說“我父定會前來為我報仇。”大俠問“你父是誰?”當大俠聽到少年說自己名字時,一下子驚呆了,才知殺死了他日夜想念的親生骨肉。

這個故事應驗了陳鑫大師說的‘狂則生是非’的一句話,手狂會給自己、家庭、甚至社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根據上述例子,我認為提倡手德修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及時的,提倡手德修養,利人利己也利於社會。為了使這武術的美德代代相傳,在此,要求每位學習武術者都要遵守這一原則,加強手德的修養和提高。

七、 心德修養

心想事成,言行一致,口是心非,心不在焉,這些俗話說明人的心性,“十年栽樹,百年樹人”,作為一個武術傳人,要選擇一個好的繼承人,並非易事,佛教界有一句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孟子也說過“盡其心,知其性,則知其天。”太極拳不是光肢體運動,主要的是修心養性,雖然身體的鍛煉固然重要,但心靈若不隨著加以鍛煉,就不能成爲堅強的人,有意志的人,不被逆境所屈服,而擁有強壯身體和堅強精神的人。

馮志強老師曾說,“三才者精、氣、神。神者心中之神,精者腎中之水,氣者心腎之中氣也,”練習太極拳要全面修煉,要先從人心練起,十六代大師陳鑫說“心不見束,如何能學藝”,清祖源禪師在他的【萬法歸心祿】裏曾講“本性空,寂即無極,真心靈照即太極。”經過修煉,善惡能辨,是非能分,這樣才能提高太極功夫,從心中練起,要先從虛、靜入手。虛靜就是講心的虛靜,心為一身之主宰,心靜則全身皆靜。心虛則全身皆虛。五官百骸皆服從心。身心虛靜,神才得以安寧,所以說神為心中之神。只要心能虛靜,氣才有所歸,一念無思,一物無有,周身內外,才能一片空靈,中氣蓄于丹田,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陰一陽,互為其根,兩儀相交,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陰陽變化而生萬物。

修其心,誠其意才能達到性命雙修。通過心德修養,來培養練武者的正氣,使練武者不自於心中産生邪念和惡念,做出終生遺憾和願望相違背的事情,这才是心德修养主要的目的。下面我講一個故事,說明修煉心性的重要性。話說,以前有一個武術老師,收了一個徒弟,沒有在修心養性方面下功夫,一心想追求武術的絕招,在學拳時總是對師父懷有二心,認為老師對他留一招,表面上對師父很恭敬,內心總想在暗地偷襲老師,逼師父亮出絕招,師父忠誠善良,也早已看出徒弟的心事,不斷的點化他,教育他。師父說“什麽是絕招,絕招是苦練出來的,每一招一式打法都可成為絕招,用這一招,在不同場合,與不同的人交手,別人用這一招不管用,你用這一招能把任何敵手打倒,這就是你的絕招,要反復的練習這一招,使這一招在速度上,力量上,能勝於任何人”。徒弟就是聽不進去,眼看師父歲數一天比一天老了,可徒弟這個心性始終不能改掉,師父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一天,師父說:“徒兒,我出趟遠門,需要幾天,你就一個人在家好好練功”。師父去找自己的師弟,見到師弟後,師父把自己徒弟的情況告訴了師弟,並說“師弟,我那個徒弟始終表裏不一,我看可能有欺師滅祖的現象。當有朝一日他來找你的時候,請你好好教育教育他,能使他改邪歸正,也不枉我教他一場,不過他來找你的時候,也可能我已去世了”。第二天,師父就回去了,到了家師父和往常一樣,照樣正常教徒弟練功,一天晚上,師父剛走出門,突然被人从后面打到要害,自己晃了晃就倒下了,從此就得下了重病,沒有多長時間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前曾對徒弟說“徒兒,我已不能繼續教你了,你去找你的師叔吧,他比我功夫好,他叫xxx名”。說完就斷氣了,徒弟掩埋了師父之後,就去訪問師叔,當有一天徒弟訪問到一個山邊,見一個老者坐在一個大石頭上,他走到前去詢問,這個老者說,“你找的人我知道,請你把我拉起來,我帶你去。”徒弟拉了一下,沒有拉動,又用力一拉,連人帶石頭被徒弟拉了起來,徒弟問,“你是何人?”師叔說“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徒弟說“我想来跟師叔学絕招”。師叔問“你的師父呢?”徒弟說“我的師父已經過世了。”師叔問“你師父是怎麽過世的。”徒弟內心有愧,結結巴巴地編了個瞎話告訴了師叔,師叔聽此語氣,心裏明白是怎麽回事,但沒有說什麽,先把他安置下來,停幾天後,師叔說,“我要給你師父上墳,你跟我一起去吧。”這個徒弟硬著頭皮,跟著師叔來到了師父家鄉,當師叔瞭解了事情真相後,為師兄收回了武藝。

學習武術者,要以此為戒,要心誠,表裏如一,言行一致,尊師重道,善惡能分,是非能辨,不可心存惡念,欺師滅祖。對老師,對同學,對朋友要以誠相待,修心養性,發揚光榮的心德傳統。

八、 謙德修養

謙虛和誠實也是陳式太極拳武德修養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陳式太極拳十六代大師陳鑫曾說過“學太極拳不可慢,滿則招損,俗話說天外有天,虛心受教,誰不樂以告知”。學拳一定要謙虛,戒驕戒躁,人若勝我,則敬重之,虛心向人學習,求得自己的提高,人若不勝我,則謙虛待之,不可有藐視之心。陳式太極拳第十七代大師陳發科在北京,一生傳授太極拳,授徒眾多,交結其廣,他拳藝高超,德高望重,從來沒有對立面,和人交手時,往往點到為止,尤其對成名武術老師,更是拿捏得恰如其分,不讓成名之人當衆出醜。凡是和他交過手的人,都心服口服。給太極拳後人做出了好的榜樣。在我幼年時期,我父親對我影響最深,我父親結交甚廣,各方面的朋友都有,尤其是幾位和我父親結拜金蘭的說書藝人,常被我父親請到村中說書,記得我父親有一位弟兄叫尚丙南,善講武俠小說,他曾講過這麽一段故事,說的是八卦拳宗師佟海川成名时的有關故事,我認為這個故事到現在還有教育意義,以下我敍述幼年時聽尚丙南先生講到的關於佟海川大師謙德的故事。話說佟林佟海川在九宮連、八卦山被天下俠客、劍客喝號插花,封號爲“威震八方,紫面昆侖俠佟林佟海川”。之後有些不在場的俠客、劍客,聽後心中不服。震東俠于成於東海就是一例。一天,佟林佟海川一行人来到一個城鎮,見路邊一位骨廋如材,面色萎黃的一個老人,晃晃悠悠地向他走來,伸手向佟林要飯,佟林看這老頭可憐,憐憫之心促使佟林隨即到食堂買了一碗飯,送給老者,只見這老者嘴唇微微一動,一口氣將飯吸到肚裏,噗的一聲,噴的佟林滿面全身,佟林二話沒說,擦了擦洗了洗,又去買了一碗飯送給老者,並說慢慢吃,別噎著,這老者又是一口氣把飯吸到肚裏,又噴了佟林滿面全身,佟林又是二話沒說,洗了洗,又去買飯給老者吃,這時只見這老者氣一松,紅光滿面,一下跳了起來,攔著佟林,說“我是震東俠于成於東海,佟林你謙德高尚,別說威震八方,就是威震十六方,我也沒意見了”。從以上故事可以看出練武術者的謙德修養是多麼重要。只有保持高尚的謙德修養,武術中人才心服口服,尤其練習陳式太極拳者,只有保持高尚的謙德修養,才能真正的把陳式太極拳學到手,練到精,才能在防身自衛時運用自如;只有保持這種謙虛戒驕戒躁的態度,在和人交往中,才能使人們對你尊敬。

驕傲和虛偽是進步的大敵,是失敗的陰影。佛教界講的‘空’字,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驕傲,一定自滿,那麼老師講得再好,再重要,也難以聽進,自滿就像裝滿水的杯子,再往裏倒水,是倒不進去的,不能再倒進水的杯子,和驕傲自滿的人一樣,高深的理論學不進去,功夫就會停滯不前。所以說驕傲使人落後,本來比自滿的人差的學生,就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趕上或超越,比自滿的人功夫好的學生,就會隨著時間的增長,功夫會更好。只有保持謙虛的態度,去探討,去研究,通向更高深的方面,這時自己才會發現,好像是剛入門的學生,太極拳這顆東方文化瑰寶,有太多的、太深奧的東西,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也許在自己的一生中對某個問題還難以研究透徹,陳照丕老師說過“處處留心皆學問”,何況這樣高深的太極文化呢!

九、 恒德修養

很少人把“恒”與“德”相提並論,我認為“恒”,本身也應該是武德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恒”包含有對師傅、自己、和父母的尊重,一般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無不是持之以恆,堅定不移的將自己認准的事業幹到底,武術也是一樣,一些成名的大師,無不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長期練習,直至成功。陳昭奎老師曾說過“學而不練負師之望”,跟老師學習後,自己平時如不持之以恆的練習,動作不熟練,不但不能領略拳中要領,自己記不住已學過的動作,而且也影響同學們的進度;自己平時不練習,很難上功夫,辜負了老師希望,也辜負了父母親的希望,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一些人受了電影中武術大師飛簷走壁的影響,不知那是電腦合成的武術特技,從而心馳神往,並為電影中武術大師的“強大功夫”所吸引,妄想自己幾天或幾個月,就想練成曠世奇功,馬上拜師學藝,學習之後,發現不是那回事,自己不想下功夫,又想馬上練一身好功夫。為了達到夢想,就退學,另求高師,或者見異思遷,朝三暮四,去尋找能在幾天和幾個月能教成練就一身曠世奇功的老師。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上當受騙,有些武術騙子,專門騙求功心切的人。到頭來,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金錢,悔之晚矣。

有些年輕人是父母送他們入學校學武術的,他們現在物質上什麼也不缺,父母花錢不說,接送陪伴,想讓自己兒女練一個好身體、好功夫,培養出有氣質、有意志、品質高、又有精神的年輕一代。結果有些兒女不能體會父母的苦心,不能持之以恆,以為是給父母練的,父母在就練,不在就不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就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現。

陳式太極拳的拳理講“拳打萬遍,神理自現”,陳照奎老師也曾說過“吃不了這個苦,就進不了這個門”。陳照奎老師在青年時,每天要練20多遍拳,而且行走坐臥都保持著練功,他曾在北京汽車客運公司當過售票員,在汽車上,他騎馬蹲襠,售票時也保持著練功狀態,楊式太極拳的一代宗師楊露禪,在陳家溝學拳時,晚上睡覺時也在練功。所以,羡慕大師風範的時候,要看到大師背後所流下的汗水。古代有一個武術大師收徒特別嚴格,提出三個收徒條件。第一,輕浮的人不收,怕收了以後,吃不了苦,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第二, 性情暴烈的人不收,怕收了以後,功夫學到手,逞強好勝,若事生費;第三,愚昧的人不收,怕收了之後,徒弟學不會,空耗時光,有辱師門。看這位大師收徒標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作為徒弟,學而不練或者見異思遷、逞強好勝、若事生非,這些都不是好的表現,武術是時間加汗水的積累,再有老師的正確指導,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一定能夠練就一身好功夫,也能練一個好身體,父母高興,朋友讚揚,老師也臉上有光,所以持之以恆就是恒德的具體表現,也是對老師對自己的尊重。

武術無捷徑可走。陳鑫大師曾說“引門入路須口授,功夫不息必自修”。自己平時要多練習,武術界有句話叫做“練拳者千人萬人,成手者一至二人”。這就告訴大家一個道理,要想上功夫,就要靠自己努力,去細心領會老師的教導,不辜負老師的希望,故有“練而無規成藝之病,學而不練負師之望”之說。為此,希望任何武術者要尊師重師,紮紮實實的學習,不可朝三暮四,在老師的正確指導下,不懂就問,勤學苦練,因為時間是永恆的,人生是有限的,太極拳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做學問的就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天長日久,堅持不懈去昇華、提高。

十、 公德修養

公德修養也就是公共道德的修養,我認為公德也應該是武德修養中一個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練武者和公共群眾,是魚水關係,魚是離不開水的。練武者也好像水中行舟,水能沉舟也能浮舟,所以說練武者要處理好公共關係,要認識到公德的重要性,還要遵紀守法,見義勇為,使每一個練武者,能自覺提高自己,並在實際生活中去修煉公德修養,使自己在社會大眾中有一個練武者的光輝形象。有人說“好的武德武風,就是武術之魂”我認為這話講得好。要想讓武術代代相傳,造福人類,首先要發揚‘武術之魂’,讓‘武術之魂’在每一個武術者身上開花結果,更要在‘公德’上下功夫,這對每一個練武者來講都非常重要。

古往今來,總有些武術敗類,不但損害了武術的名譽,結夥持勇,橫行欺壓,實在可惡之極,也為大眾所不容,到頭來以損人開始害己告終,這就是沒有公德修養所至。

陳式太極拳能代代相傳至今,而且受到人們的喜愛,關鍵是每一代的陳式太極拳大師不但繼承了傳統的武術文化,也有很深的公德修養。能扶老攜幼,行俠仗義,同時也繼承保持了武德、武風。在此,我要求每個學員都要遵守公德的修養,和武德總則修養的要求,以武德總則來嚴格要求自己。